黃庭堅的前世今生

2011041310:00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江西省修水縣人,是書法界公認的“宋四家”之一,也是備受推崇的大詩人,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他的作品「砥柱銘」在中國北京一場拍賣會上,敲出了4.368億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205580萬元的天價,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紀錄。

欣賞一下黃庭堅的「砥柱銘」

黃庭堅晚年參禪吃素,曾寫過一首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以下這個故事就記載在修水縣誌上,顯然是真有其事,而不是稗宮野史。從故事中可以發現:一個人在今生所從事的工作和嗜好,大多是上輩子的延續;光是吃素、唸經,沒有跟隨在世明師修行解脫法門,無法讓人了脫生死輪迴。

**************
黃庭堅在中了進士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蕪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時才二十六歲。有一天,當他正在午睡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一直來到某處村莊。他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

黃庭堅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麵熱氣騰騰好像很好吃,不自覺就端起來吃,吃完後即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裡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庭堅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裡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裡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麵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庭堅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裡還有什麼人。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唸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黃庭堅問道。

老太婆指著一個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黃庭堅走進房中,環顧四周,臥床桌椅,倍感親切。只見房裡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黃庭堅問:「裡面是些什麼?」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放在哪裡,所以一直打不開。」

黃庭堅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裡面,而且一字不差。黃庭堅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庭堅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庭堅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庭堅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
  
似僧有髮,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


清代文學家袁枚,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引用毛藻(俟園)的詩句贊歎說:「名須沒世稱才好,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說像黃庭堅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說:

(1)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並不是這輩子才開始讀書的,而是前世就已經讀了很多書了,不但讀書如此,其他像音樂、繪畫、雕刻甚至醫術方面的才能,也是一樣。

都是累積好幾世的鑽研才會有今生的成就,像莫札特六歲就寫了鋼琴小步舞曲,八歲時甚至寫出第一首交響曲,這都是好幾世的努力累積的結果,
我們如果覺得這輩子「讀書不開竅」,就是上輩子「書讀得不夠」,為了下輩子「讀書開竅」,這輩子就要「開始讀書」!

(2)佛家所說的「輪迴轉世」確有其事,有時候我們走在一條巷子裡,突然看見有一家特別的熟悉,有時候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卻有說不出的親切;
有時候做了一個遙遠的夢,夢景清晰,有時候讀到一首詩、一個古人,感覺上竟像相識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時候偏愛一種顏色、一種花香、一種聲音、卻完全說不出理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只是忘了自己的舊精魂罷了。

 


  •   六妹 於 2015-10-25 16:33 1F
  • 但願.我這個凡人也能知道我的前世今生.阿彌陀佛!
  • 版主於 2015-10-31 19:10 回覆
    面對聖嚴法師,張學友也曾提出相同的疑惑。

    聖嚴法師如是答: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中告訴我們,最好不要在意這些事,因為佛說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這其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一般人或許只想到上一輩子,事實上過去生不只是一世,而是有無量的過去世,即使有神通的人,也沒有辦法看到最早、最究竟的狀態,所以還不如不談這些問題。佛法強調的是,當下最重要,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已經不存在,所以不需要窮追不捨的問;未來的還沒有發生,無意義的擔心也是沒有用,只要能踏實於當下,努力於現在,就有可能改善過去,營造出美好的未來。不過前世、來世的確是有的,這種說法對於許多的人來說,也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特別是那些突然遭逢親友過世的人,面對難以承受的痛苦,如果告訴他們,人死了以後並不是就沒有了,只是亡者此生的任務已了,所以到了另一個世界去;或者是安慰他,來生還會有機會再見面,雖然這是不可預測的事,可是至少能讓對方 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摘自"佛法與E世代http://www.shengyen.org/UpFile/FlashBookFile/4-6%E4%BD%9B%E6%B3%95%E8%88%87E%E4%B8%96%E4%BB%A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