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待杜鵑不來--費玉清

2013021413:04

月下待杜鵑不來

詞:徐志摩 曲:曾簷

看一回凝靜的橋影
數一數螺鈿的波紋
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
青苔涼透了我地心坎
月兒你休學新娘羞
把錦被掩蓋你光艷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聽她允許今夜來否
 
聽遠村寺塔的鐘聲
像夢裡的輕濤吐復收
省心海念潮的漲歇
依稀漂泊踉蹌的孤舟
水粼粼 夜冥冥 思悠悠
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
風颼颼 柳飄飄 榆錢斗斗
令人長憶傷春地歌喉


 
2010年費玉清發行一張新專輯「天之大」,其中第一首主打歌「月下待杜鵑不來」,竟然是名詩人徐志摩的作品。上網查資料,發現它發表於1923年3月29日《時事新報•學燈》,距今已經有90年之久。這首新詩的浪漫詞句與费玉清清醇嗓音的结合,别有一番濃郁情感,令人回味久久。坦白說,如果沒有費玉清的專輯將它選為歌詞,我完全不知道徐志摩寫過這麼一首詩。其實徐志摩的新詩如「偶然」和「再見康橋」都是由於被編成歌曲之後,歌曲的優美旋律讓人們反覆的傳唱而成名。相信這首「月下待杜鵑不來」也不會例外。
 
正如莫札特,隨便一揮手,一首動人心弦的美妙旋律就自他的筆下流瀉而出。我覺得徐志摩這個人就是「有些人生下來是注定要寫作的」這句話最大的註解。徐志摩的詩作在感情的宣洩,意境的營造,節奏的追求以及形式的探究等等諸方面,都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啟迪,體現其特殊的美學價值。在他的腦袋裡,似乎隨時都能知道怎麼去組織中國難以數計的文字,將其組裝為美麗的意境。他把橋影在水中的波紋想像成為螺鈿上的細紋,月光被雲影遮住形容為「害羞的新娘,以錦被掩蓋著美豔的臉龐」,遠處鐘聲的盪漾,像夢裡的輕濤吐復收,省心海念潮的漲歇,像是漂泊踉蹌的孤舟!
 
這首新詩的真正背景我並不了解,但是由其中一句「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可以推測大概是徐志摩夜半睡不著,覺得孤單,懷念起,或希冀者某一個人在身邊,或者與伊人相約,月下相見,伊人因故未現,心中感到無限遺憾,一時靈感湧現,成就了這首詩。
 
這首詩歌既然是徐志摩在1923年寫的,當時26歲,他想起的生命中的女人大概是林徽音,看著這首詩彷彿可以看到徐志摩當時陪伴在身邊的每個景色,雖然外在是靜的,畫面裡的主人翁心裡卻是頗有波濤。
 
詩的開始述說著等待的心情,站在橋邊看著橋影在水中的倒影,細數著波紋,他等待的時間久了,連石欄的青苔都有了溫度,而心坎卻因等待中的伊人未現而冷卻,帶著陣陣失望的寒意。
 
接著,詩人改為與月亮對話,「月兒啊,不要躲到雲影中,你昨晚也在此逗留,可聽她允許今夜會來?」遠方傳來陣陣鐘聲,詩人的心念也不斷的波動。「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令人長憶傷春的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