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APP
|
免費申請
|
登入
catdograin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部落格
相簿
百寶箱
書籤
留言板
[印光法師經典十句念佛法語-珍藏閱讀]
2016
08
28
09:56
1、 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 2、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3、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 4、 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5、 淨土法...
繼續閱讀»
留言(9)
索達吉堪布: 佛弟子有三樣東西需要永遠保密!
2016
05
15
11:43
恆需隱秘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 隱秘他人之過失, 隱秘未來之計劃。 我們時時刻刻中應該保密的有三種: “隱秘自己之功德”,若按佛教的教規,自己即便具足很多功德,如嚴持淨戒、具足智慧、具足禅定等諸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也都不能在別人面前宣說,必須保密。若自己宣說自己功德,多半是五毒中我慢的顯現,且別人不一定對你生信心,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在未登不退地(一般皆指初地菩薩以上之位)前,真正具有的一些功德也會因宣揚而減滅,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宣說自己的功德。但現在末法時代的人們往往喜歡吹噓自己已證悟了、已具足了功德、自己有神通、自己是活佛等,藉以實現自己的貪欲。不過法王如意寶也這樣講過:有些真正的...
繼續閱讀»
留言(10)
【學佛是為了了生死,不是談什麼功德的】 元音老人
2015
07
24
17:54
很多人誤會了佛經上所說的功德相。誦這個經有什麼功德,誦那個經有什麼功德。大家聽到或看到後,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過來,這個經誦誦,那個經念念。因為趕任務,誦經的時候誦得快,很傷氣。結果,修行沒有修好,毛病倒弄出來了,身體搞壞了。這是誤解了功德之故。 功德不在白紙黑字的經文上,而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誦經明白了佛所說的義理,明白了修行的方法,然後,我們就照著這個義理和方法去實行,才能從凡夫而跨入佛境。這才是大功德!假如我們光是念、光是誦,而不知佛經的義理,不明白怎麼修法,仍舊在凡夫位踏步不前,那功德從何而來呢? 還有的人雖然懂得了一些義理,卻不肯去實行,不肯去修,只當學問來研究,也是毫無用處的。王陽明先生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rdq...
繼續閱讀»
留言(6)
那些冠以“倉央嘉措”之名的無病呻吟
2015
04
03
15:27
倉央嘉措大師,生於公元1683年,被認定為第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道歌,存世六十六首。 于道泉曾經在1930年首次將倉央嘉措大師的道歌翻譯出版,引起巨大反響,不過一般藏族朋友大多對他的翻譯不是很滿意,認為他將神聖的道歌翻譯成了庸俗的情詩,造成了漢族人對倉央嘉措大師的誤讀。 後來,曾緘先生再次重譯,而且在于道泉的基礎上過多的潤色,這就更加重了倉央嘉措大師作品的“情詩化”。 不過不管怎樣,這些還算是“詩出有本”,但受網絡文化的影響,一些不知何人所做的“倉央...
繼續閱讀»
留言(5)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2012
12
02
13:56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文:仁宏——摘自《臨濟棒喝》創刊號 我的一個朋友學佛有一段時間了。她很熱心,到各種公益團體去做義工,也經常參加一些佛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她說她很喜歡那種"安詳"、"自在"的感覺。 而有一次,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不平事,突然間就火冒三丈,差點把房頂掀了。這時我笑著對她說:"你的那些'安詳'、'自在',現在都到哪裡去了呢?你那不是佛法,是'小資情調'。" 這裡的"小資",並不是指一個社會階層,而是指一種生活狀態:"...
繼續閱讀»
留言(6)
對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圖應有的看法
2011
05
03
10:00
對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圖應有的看法 - 林光明 一、流行的現況 坊間有很多種附有八十四幅、 甚至八十八幅圖像的〈大悲咒〉經本, 被當做所謂的善書大量印製與流傳,書中每一句咒語都附有一張圖、一小段譯文及註釋。這些譯文或註釋的內容,有些與咒文的意義相同,但大半不同;而畫像的內容,則幾乎全與咒文的意義無關。 二、錯誤的看法 大概是受這種〈圖像本大悲咒〉的影響, 因此有不少人解釋說:〈大悲咒〉的八十四句內容, 就是對應的八十四幅圖像,或是八十四尊不同佛、菩薩的名號;而持誦〈大悲咒〉就可得到此八十四尊佛、菩薩的助佑。 這種似是而非的看法, 在一般信徒中流傳極廣,本文後半段將說明何以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三、識者之制止 事實上, 過去就有不少高僧與有識之士,或為文或開示,...
繼續閱讀»
留言(1)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2010
08
25
10:00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凡事不要過絕, 絕了別人同時也絕了自己。給人後路,同時也是給自己。 宋朝的法演禪師有回說戒說: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易,生變也);
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絕斷,當留點空間給自己或別人。
「勢不可使盡」:
有人認為權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更有些人,更是乘...
繼續閱讀»
留言(0)
還君明珠雙淚垂
2016
12
11
13:55
我鍾愛的一首中文詩詞 還君明珠雙淚垂 徐茂瑋 節婦吟 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由字面而言,這是一首美麗的情詩。楚楚動人的少婦,不知在什麼場合被一位男子瞧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油然而生仰慕之情,顧不得少婦已婚,以兩顆名貴明珠相贈,追求少婦。男子想必亦是風度翩翩,少婦頗為感動,但已非自由身,而且,與丈夫感情篤實,只得「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忠貞少婦,遇熱情男子,婉轉還珠垂淚的淒美,對憧憬愛情的高中生,是多麼浪漫的詩教。然而,筆者更看重:浪...
繼續閱讀»
留言(1)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雙親去,此生只剩歸途。
2016
11
26
15:58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漢·劉向《說苑·建本》:伯俞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嘗見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俞得罪,笞嘗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漢朝初年梁地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待他長大成人後,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於是就問他:「為甚麼要哭?」伯俞回答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麼做。但是今...
繼續閱讀»
留言(1)
感人故事【因緣業力不可思議-人海中找到你】
2016
10
02
12:36
感人故事【因緣業力不可思議-人海中找到你】 一九四一年,二次大戰方酣,赫門與母親居住在波蘭皮歐特科的猶太人居住區。兩年前,他們被迫遷居至此,如今,德國軍隊又將他們與其他猶太區的居民集合,送往死亡集中營-翠比凌加。 赫門那年十二歲,他站在路邊等著上牛車,雙手緊緊抓住母親不放。赫門的母親很清楚橫在眼前的命運,她用力推開赫門,兇惡地罵他:「你已經不是小孩了,不要跟著我,快走!」赫門不肯聽話,但母親不斷吼他,他感到既困惑又害怕,只有轉身逃跑。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母親。 此後的一年半,赫門輾轉從猶太居住區遷往兩個集中營,最後被送到距柏林七十英里遠的-史萊本勞動營。他與其他許多老少男性一同居住在骯髒擁擠的營房內,每天做著粗重的工作,除非累倒、病倒,或在守...
繼續閱讀»
留言(0)
上一頁
1
2
3
4
5
2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