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APP
|
免費申請
|
登入
catdograin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部落格
相簿
百寶箱
書籤
留言板
南懷瑾:學佛不信因果輪迴,學禪學密都是白搭
2015
03
01
12:33
一、見地不對 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後燒香、磕頭,求丈夫女兒好、陞官發財,然後把香蕉帶回去,自己慢慢吃。學佛人誤以為沒有這種心理,其實是方式不同而已,也想打坐就能成道,雖不求香蕉,卻在求腿。都喜歡打坐的功夫和境界,只要聽說那個人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於道與功夫是什麼定義,也搞不清楚,這就是見地不清。 二、不信因果 不信六道輪迴、三世因果,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淨土也好,根本基礎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這是不可能的。學佛人在理論上搞清楚的沒有,在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三、喜歡神通 佛法道理談得頭頭是道,卻沒有研究心行。多少人說自己的奇經八脈打通了,三脈七...
繼續閱讀»
留言(2)
佛法中的宇宙世界
2015
02
27
20:08
地球不過是宇宙的一粒微塵 佛教從其創始至今的2500年間,一直堅持相信空間和時間的無限性,相信有許多的世界的存在以及歷經無數劫的時間過程,沒有絲毫受到當時物質科技條件的限制。從空間上,佛經中一再地說,虛空無盡,世界無量,國土眾生無量,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亦無量。從時間上,佛經亦冷靜地指出:宇宙是從「成、住、壞、空」再到「成、住、壞、空」的不停流轉變化過程。 在佛經裡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並不是指三千個世界,而是集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因為其中含有三千個千的倍數,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在《華嚴經》中還指出,在我們這個無邊的世界中有世界名為「普照十方世界種」,上持二十中華藏世界,即有二十層結構,其中第十三層共...
繼續閱讀»
留言(0)
南懷瑾:世界上最可怕的魔是“佛魔”
2015
02
15
13:32
國學大師南懷瑾 (圖片來源:資料圖) 如今社會,許多人學佛卻反而學的一身“佛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真正的大乘道是不用裝成學道的樣子的。且聽聽南老如何開示學佛之路。 ------------------------ 就像我說許多學佛的人,一臉佛相,滿口佛話。有同學講電話,跟對方說要“供養”什麼東西,我在一旁聽了就罵,講什麼“供養”,講把東西給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養”,為什麼滿口佛話。學佛久了以後,講起話來就用另外一套術語,這就是學佛不通。 大乘菩薩學通了的,嘴裡沒有這些術語。什麼“般若”、“...
繼續閱讀»
留言(2)
動作
2015
02
08
13:39
動作 2015-01-26 04:39:00 聯合報 馮翊綱 被食用油風暴席捲的一家平價西餐廳,因為老闆處理不當,得罪了新聞媒體,負面報導引發消費者抵制,晚間九點半,只有一位客人還在用餐。而六點鐘來的那三桌,總共只點了七套餐點,七點半結帳走人了。 「湯品的部分,我們建議您先進行一個試喝的動作。」上菜的小妹小心翼翼地說清楚了整句話。 ⋯⋯ 「為什麼說試喝?」客人問道。 「如果貴賓您覺得品項或口味不滿意,又或者覺得太燙或太涼,我們將為您進行一個更換的動作。」 令人唏噓呀!如果一直以來,餐廳的服務都這麼貼心,何至於得罪人呢。 「沙拉的部分,我將為您進行一個添加醬料的動作。」 「主菜的部分,我將為您進行一個切開的動作。」 每來一次...
繼續閱讀»
留言(0)
媒體和演藝人員的警訊
2015
02
08
13:34
媒體和演藝人員的警訊 我們通常都以為帶給觀眾喜樂的媒體或演藝人員的功德不小,他們死後應能升上"歡喜天"(註)才是,世尊說事實不是如此,近讀[阿含經]發現這一頗為嚴重的真相: (大正藏T02n0099_p0227) ⋯⋯ (九○七)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 ║有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這一部落是以藝人雜耍為主)來詣佛所。 ║面前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白佛言。瞿曇(佛的姓)。我聞古昔歌舞戲笑耆年宿士作如是說。若伎兒於大眾中歌舞戲笑。 ║作種種伎。令彼大眾歡樂喜笑。以是業緣。身壞命終。生歡喜天。於此。 ║瞿曇法中所說云何(不知你的法說法如何)。 (世尊回答) ║佛告聚落主。且止。莫問此義。 ║如是再三。...
繼續閱讀»
留言(0)
品西遊:孫悟空為什麼能大鬧天宮,而打不過諸多妖精?
2014
02
23
15:04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矛盾,我以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戰無不勝,要不是如來佛祖出手相援,整個天庭簡直面臨“亡國”的危險,但是在取經途中,大聖卻好像很難一帆風順,當年的那幫手下敗將以及敗將的跟班坐騎都成了高手,不是讓大聖無計可施,就是要由大聖請出山幫忙,讓人感覺這是吳承恩寫書的漏洞。最近我在做項目的時候,突然茅塞頓開──吳承恩這麼寫恰恰反映了他對封建王朝管理體系和人文背景的深刻了解。各位如若不信,且聽我細細道來。 大鬧天宮前後,孫大聖、天兵天將以及妖怪們的能力都沒有變化,但是交戰雙方和雙方的心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大鬧天宮是孫大聖和天庭眾神的戰鬥,是妖與神的戰鬥。 那時的孫大聖還只是得道的妖精,無所畏懼,身無牽絆,連...
繼續閱讀»
留言(2)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2014
02
16
13:09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是之前一位男歌星童安格唱的流行歌。 歌詞如下: 你說我像雲,捉摸不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你說我像夢,忽遠又忽近,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你說我像謎,總是看不清,其實我永不在乎掩藏真心。 怕自己不能負擔對你的深情,所以不敢靠你太近。 你說要遠行,暗地裡傷心,不讓你看到哭泣的眼睛。 …… 自心的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不正是像雲,捉摸不定嗎?念頭的生住異滅,不正是像夢一樣,忽遠又忽近嗎?無常與因緣的現象,不正是像謎一般,總是看不清嗎?我們不敢靠眾生太近,不是我們不慈悲,而是怕不能負擔對眾生的深情!我們看到人生的愛別離,知道那是生命...
繼續閱讀»
留言(1)
覺有情
2013
04
07
15:33
菩薩之所以被稱為「覺有情」,因為他是一個有情的覺悟者,是以「有情之覺」來喚醒有情的迷失;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情感,沒有對人真正同情與悲憫的情懷,他是不可能理解菩薩行的。是故嚮往菩薩道的人,既是有情,也要有覺。 佛教以慈悲為本懷,愛護、珍惜一切生命,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其中所展現的正是一種無私的大愛精神。 若從儒家的學說看,對「情」的珍視,是列於倫理道德觀念,見證於孟子強調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反映的是至誠的感情,人道的思想與「人禽之辨」。 古往今來,情之感人,史書不絕,事例之多,說之不盡。在文學上,「愛情」似乎是永恆的主題,地老天荒的情感誓約,成為人生最美的終極追求。 ...
繼續閱讀»
留言(0)
小心另一種口業
2013
03
31
12:58
作者: 仁 宏 發布日期: 2007-8-30 常聽到學佛的人相互提醒:“小心!勿造口業!”這裡的“口業”主要是指謗法謗僧,說人過失,挑撥是非等等。然而另一種更嚴重的口業往往被人所忽視,那就是:隨便宣說有關甚深見地的話語。 所謂“有關甚深見地的話語”,主要指有關般若智慧、法性(自性)等方面的話語,諸如“煩惱即菩提”,“本來無一物”等等大家常能聽到的話。 般若智慧是佛法的核心,佛陀正是通過宣說般若智慧令眾生認識佛性而解脫成佛的。既然般若智慧對眾生有...
繼續閱讀»
留言(1)
先以欲勾牽,后令……
2013
03
24
14:57
先以欲勾牽,後令…… 鄰家的張阿姨來串門,談起佛法來就興高采烈,說她自從“信佛”之後,她老公就當上了教授,她兒子也在外商找到高薪工作,“老佛爺真是太靈了”!我心裡說:“如果你老公沒當上教授、兒子沒找到工作,難道你就不學佛了嗎?” 張阿姨是一部分信眾的典型代表。如果勸他們不要貪戀世間法,他們就會說:“佛不是說了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啊!”但這裡有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正用欲望“勾牽”你的,到底是佛呢,還是...
繼續閱讀»
留言(0)
上一頁
«1
4
5
6
7
8
2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