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APP
|
免費申請
|
登入
catdograin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部落格
相簿
百寶箱
書籤
留言板
從清漪園到頤和園
2015
07
18
17:06
冬至頤和園晴雪 攝影者:pat135 頤和園的前身叫清漪園。 在我的心目中,清漪園比圓明園要漂亮,它開闊疏曠,富貴而不失恬淡,禯麗而不失婉嫕,它把江南風物的綺麗旖旎,和江南水氣的無邊浩淼融合在一起。它既具纖弱之態,又不乏雄渾之姿。它是真山真水,卻和機巧匠心進行了絕妙組合。相比之下,圓明園顯得過於雕琢,過於人工。大約在乾隆心中,他親自設計和建造的清漪園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江南,才契合他心靈中那縷傳統的文人之夢。1860年11月18日這一天,如果乾隆還活著,當他目睹西北方向遮天蔽日的濃煙時,讓他更為痛心疾首的,恐怕是他的夢幻之鄉清漪園正在緩緩變成焦土,而不是那一百五十年時間積累而成的圓明園行將化為灰燼。 如果說圓明園是雍正...
繼續閱讀»
留言(0)
古天文家張衡曾經星際旅行?
2015
07
18
11:48
古天文家張衡曾經星際旅行? 2015-07-18 10:15 作者: 魏國 張衡(78-139)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曾兩度擔任太史令,前後凡十四年,在天文學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他是宇宙結構理論中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天好像一個雞蛋殼,地好比雞蛋黃,天大地小;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他雖然認為天有一個硬殼,卻並不認為硬殼是宇宙的邊界,硬殼之外的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 他曾親自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渾天儀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原是西漢時耿壽昌發明的。張衡對它作了改進,用來作為渾天說的演示儀器。他用齒輪系統把渾象(見渾...
繼續閱讀»
留言(2)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平復帖》與《張翰帖》
2015
07
12
11:23
圖為:張翰帖 這個故事的主角們,算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官二代,因為他們都家住蘇州一帶,我們且叫他們“吳江F5”吧。 F5裡挑頭的這位,陸機,沒有道明寺那麼暴力,但是暴力的見了他,路都走不動。陸機後來在洛陽做官,有一次銷假,從蘇州老家回洛陽,在道上碰見閒得令人髮指的社會閒散人員戴淵。戴淵看他帶著不少好東西,於是指揮手下的少年們攔路打劫。自個兒呢,在岸上倚著劫來的沙發揮著扇子指揮孩兒們,倒很有將軍的氣度。 別人來打劫,苦主陸機卻坐在船屋裡淡定圍觀。圍觀不夠,陸機還趁著被打劫的機會向匪首遙遙套磁——我看您一表人才,卻把如此卓越的才華浪費在打劫我這事兒上,不值當啊。強盜大人呢,估計也是諸事不...
繼續閱讀»
留言(0)
修行出現逆緣、違緣是大福報!----貝瑪噶卓法師
2015
07
11
12:29
平時總聽人抱怨:“我學了這麼多年的佛,可違緣很多多,是不是學佛沒加持力?”並不是這樣!《金剛經》已告訴你了,本來你來世會墮入惡趣受苦,但通過持經功德,消除了這一切的罪障,如《解脫經》云:“雖有墮惡趣罪,亦經頭痛能淨之。”有些剛學佛的人認為有違緣不吉祥,自己很不願接受,其實這是淨除業障的一種驗相。多芒寺的喇西堪布聽說有修行人生病了、事業出現違緣了,就經常引用這個教證,並說他們出現違緣是將來解脫的一種標誌。 所以,我們發了大乘心的人,遇到違緣更不要太在意,來世地獄餓鬼的痛苦在今生已經報完了,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 玄奘大師的師父——印度的戒賢論師,安心受報出三界 曾...
繼續閱讀»
留言(2)
人間處處是道場,告訴您如何在生活裡修行!
2015
07
11
12:12
曾經讀到一個感人的故事: 法師帶著弟子到一戶貧苦人家化緣,這家的主婦做了一碗麵疙瘩來供養。這時法師問弟子:「你知道碗裡的是什麼嗎?」 弟子回答:「是麵疙瘩啊,師父。」 法師搖搖頭,莊重地回答:「不,這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 這婦女頓時跪拜在法師身前,泣不成聲。原來她在做麵疙瘩時,每做一個就會虔誠地念一句「阿彌陀佛!」 不是做幾件好事,去寺廟捐點錢才能積累福報,也不是只有打坐念經才是功德。真正的功德福報在於我們的發心。 如果心裡懷著虔誠與慈悲,心裡裝著一切眾生,那麼,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有無量的功德。這個功德作足了,我們去哪都行,都夠了。 上班族如何做功德? 在工作的時...
繼續閱讀»
留言(1)
《快雪時晴帖》和王羲之的短信
2015
07
05
10:42
我想“你好”這個詞,應該遠不止是接起電話來表示自己在聽,或者見面時候算是看見了的招呼,當我們向朋友們問起——“你好嗎”的時候,總盼望能聽見他們最近怎樣,沒有生病吧,有不順心的事情嗎?可是很遺憾的,大多數我們問起的時候,總會被一兩個字敷衍過去。也許是時間、空間和情感的距離都太逼仄,以至於我們無法整理好自己的心緒,也沒有辦法創造一個安心的環境去向對方娓娓道來關於自己好不好的故事。 所以羨慕那個習慣寫信的年代,“你好嗎”不僅僅是一句話的寒暄。因為距離遙遠,相見不易,收件人和寄信人一樣願意慎重的品嚐每一個字句的味道。有趣的是,這樣遙遠的距離帶來了不便,也換回了一點溫厚的寬容,&l...
繼續閱讀»
留言(0)
修行並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
2015
07
05
10:39
編者按: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其實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總不免是在逃避問題…… 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慾望、無常與情緒苦樂...
繼續閱讀»
留言(0)
人生自是有情癡——比爾波特鑽土挖墳的《黃河之旅》
2015
06
21
11:03
最近聽過一則好故事,是伯樵說的。 他說,日本的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對中國很有感情的,以前還想去河南的杜甫墓去拜一拜,自己做了件他認為唐朝人該穿的衣服去了。結果當時天朝不讓外國人進省會城市以下的地區,去的話必須要介紹信,所以他都到了開封了,還是去不了。 我總覺得這事情透著一種讓人熟悉的味道,好像保證了這樣奇怪的人會是一個讓人喜歡的朋友。後來一個晃神間想起來張岱的話,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說起來“愛好”這事兒好像人人都有點,並且“愛好廣泛”的人還很多。但是我覺得“癖”應該是吉川這樣...
繼續閱讀»
留言(1)
點翠凝碧,終須借你春風一筆 ——顧愷之與南朝人物繪畫
2015
06
14
16:16
點翠凝碧,終須借你春風一筆 ——顧愷之與南朝人物繪畫 2015-06-04 10:49 來源: 博客 作者: 北溟魚魚魚 有一天,和同事在公司樓底下看見一輛奧斯頓·馬丁,正在猜是哪個大老板駕臨,同事說,這麼張揚的跑車,一定是富二代開來泡妞用的。眾人莞爾。 在我們的時代,富二代無疑是最張揚的群體,開最張揚的車,交最豔光四射的女友,住最豪華的房子,這些是他們身份的象徵——富。但可惜的是,富而不貴。所以,這是一個有許多富豪的時代,卻也是一個沒有貴族的時代。 毫無疑問,富二代們是最有條件變成貴族的群體——他們不需要把一日日的時間和有限的精力花...
繼續閱讀»
留言(0)
索達吉堪布:修行的關鍵時刻!
2015
03
06
12:11
有一位叫路德意西炯尼的修行人向仲敦巴仁波切請求教言,當時,仁波切因為某位尊者搞世間法而顯得極不高興地說:“尊者,所謂的佛法是要在關鍵的時刻用上。如果在關鍵的時候未能派上用場,那麼在風平浪靜、悠閒自得時說些有關對佛法的相似信心之語言,只是鹦鹉學舌而已。” 什 麼是關鍵時刻呢?所謂的佛法,應該在遇到困難、違緣時用上,比如生病的時候、別人挖苦你的時候、爭吵的時候、煩惱生起的時候,如果這時能夠將上師的教言、 修行的境界派上用場,說明你的修行確實不錯;如果這時用不上,即使口頭怎麼說對佛法有信心、空性修得不錯,也只是鹦鹉學舌,沒有什麼用處! 節選自:索達吉堪布《山法寶鬘論講記》 ...
繼續閱讀»
留言(0)
上一頁
«1
3
4
5
6
7
26»
下一頁